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油菜花长势喜人
本报讯(邝川云文/图)“老百姓就是担心把苔摘了会影响产量,其实摘了苔,油菜会发得更好。”近日,在雷波县汶水镇汶水村高品质油菜示范种植基地,宜宾市农科院农艺师杭淑莲边查看油菜长势,边与雷波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交流。
(资料图)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前,正值油菜花期,金黄灿烂的油菜花铺满了循山而上的汶水梯田,一幅美妙绝伦的春日画卷在汶水村徐徐展开。
比起往年,今年花事更盛。杭淑连告诉记者,这一片示范点预计能达到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去年翻上三四番。
从过往来看,雷波县农户大多选择种植本土常规品种,该品种植株小、易生病、出油少、芥酸高等缺点十分突出,据县农业农村局多年统计,雷波本土油菜平均亩产67公斤,不足全省油菜平均产量的一半,因此,雷波县油菜产业提质增效已是迫在眉睫。
2021年下半年,通过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机制,针对雷波县油菜产业现状,雷波县农业农村局与宜宾市农科院当即就雷波油菜品种改良开展深度合作,开始选种育种。
宜宾市翠屏区援彝(雷波)工作队项目组组长陈昭林介绍,去年,他们在帕哈乡开展了“宜油47”的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亩产530斤的成绩,高于本土白菜型油菜品种2倍以上,在当地老百姓中反响强烈。
2022年秋,“宜油47”高产栽培试验取得成功后,宜宾市农科院联合宜宾学院共同申报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突破性油菜新品种宜油47示范与应用》,随即,雷波县农业农村局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局专班组携手在汶水镇种植甘蓝型杂交油菜200亩、黄琅镇20亩、永盛镇20亩、宝山镇70亩,长势均十分喜人。
一年来,雷波县农业农村局与宜宾市农科院多次开展栽培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并建立微信群,随时可掌握油菜生长动态,及时指导种植户开展生产管理。
县农业农村局推广中心主任马丽介绍,下一步,雷波县将继续依托宜宾帮扶力量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让老百姓的“油瓶子”满起来,为四川省打造天府第二粮仓作出雷波贡献。
据悉,今年下半年,雷波将推广应用杂交油菜3000亩左右,按平均亩产160公斤计算,产值可达350至380万元,实现雷波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产增收。